在全球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突破百万当口,这个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的横空出世,正好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在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上,这场疫情改变了什么,还将改变什么?
潍柴两次全球CEO、CFO会议透露啥信号
进入3月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因为欧美订单取消无法复产,甚至面临倒闭。但在苏州、重庆等地的电子制造业,一些企业订单不仅没下降,还有大幅增长,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已形成产业链集群,电子制造相关配套零部件,超过80%是在本地生产的。
在山东潍坊,也有这样一家企业,从大年初三复工后,一直带动着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协同复工复产。这家企业就是潍柴动力。过去一个多月,潍柴动力分管零部件采购的副总裁孙健几乎开完了相当于过去一年的电话会议。生产一台发动机,需要数百个零件,涉及数百家配套企业。多年来,潍柴一个零部件至少配备两家供应商,比如发动机上的铸铝飞轮壳,一家湖北供应商因疫情无法复工,但湖北以外还有2家供应商提供保障。
潍柴的核心供应商潍坊华丰动力为潍柴配套加工缸体、缸盖,这次潍柴旗下提供了足量的毛坯件,才让这家企业有米下锅。
为协助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潍柴采购集团竭尽全力为其协调防疫物资、物流运输。3月16日,潍柴向其全球合作伙伴和海外企业捐赠了首批10万只口罩。
3月份,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两次主持召开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全球CEO、CFO抗击疫情视频会,来自11个国家,28家企业的82位CEO、CFO参会,调度海外子公司疫情防控、生产经营等事宜。
这两次跨国视频会议包括德国凯傲集团、意大利法拉帝、法国杜博安、英国锡里斯、奥地利威迪斯、美国德玛泰克、加拿大巴拉德、日本东京创新中心等企业。
潍柴集团在疫情中的表现也令国际合作伙伴对这个在全球拥有9万名员工的企业集团有了全新认知。一个大年初三复工,满负荷生产并且不出现一例感染,还能带动30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的链主企业,展现的是强大的系统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事实上,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是中国推动有序复工的一大特点。比如,中国口罩日产能迅速攀升至1.2亿只背后,有赖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在去年10月举行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潍柴召开的专场论坛,请来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公司CEO邓纳尔等制造业大佬当座上宾,正是因为潍柴坐在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这个位置上。
谁是掌控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枢纽企业?这次疫情正好是一次实证机会。
一个制造业新中心出现背后的蝴蝶效应
3月31日下午,潍柴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一个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在中国三线城市潍坊浮出水面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个制造业新的中心出现,也促使我们从更深层面理解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当天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将批量交付给宇通、中通、亚星等国内客车企业,完成整车组装后集中投放到潍坊公交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示范运行。
2019年以来,潍柴先后在潍坊、聊城等地批量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号称打造“中国氢谷”的济南,已投放40辆装配潍柴氢燃料电池的公交车。在潍柴助力下,山东已建有3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1000公斤固定式加氢站、7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0多辆。山东成为全球氢燃料公交线路最密集区域之一。
英国锡里斯、加拿大巴拉德、德国ARADEX先后加入潍柴主导的这个新能源动力产业链分工体系。
潍柴战略投资奥地利威迪斯51%股权,双方联合开发了液压传动变速箱CTV,掌控了农业装备动力总成关键核心技术。中国最大农业装备公司雷沃重工的国有股权现已全部划转给潍柴集团,雷沃重工每年有5万-10万台拖拉机销量。
在物流供应链领域,2014年,潍柴集团的新业务叉车生产、仓库技术及供应链解决方案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潍柴这条新产业链也是通过全球并购建起来的,在成为全球第二叉车生产商德国凯傲的第一大股东后,又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智能物流供应商德玛泰克全部股权。2018年,这一领域的业务营收达到603亿元,占总营收的38%。
2012年潍柴投资凯傲时,凯傲营收44.5亿欧元,2019年已经是一家年营收90亿欧元的上市公司。凯傲最新的动作是,与潍柴合资成立新公司,在济南增建新厂生产平衡重式叉车,凯傲为这个项目投资1亿欧元,占股95%,到2025年将为山东省创造超过800个就业机会。
城市升级战怎么打?政府要敢于做风投
“潍坊不光拥有潍柴、歌尔、豪迈、盛瑞传动等一批制造业知名企业,关键是产业配套能力强。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41个产业门类中,潍坊有38个,全市拥有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4家省级隐形冠军,重型发动机等28种动力、电子、机械类产品产销全球第一。”这是去年10月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对潍坊市进行城市路演中的一段话,给这段话划重点,就是潍坊产业配套能力强。
在青岛2050远景发展战略中规划的青岛都市圈里,要打造青岛“智”+半岛“造”的区域格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潍坊拥有潍柴这样的占据制造业核心枢纽位置的链主企业,所以,潍坊市的招商引资不是被动式承接,而是以潍柴为圆心。
2019年7月,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动工。这个占地3万亩、规划引进企业500家以上、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万亿级动力产业园,预计未来实现产值5000亿以上,税收300亿元以上。
通过两批签约,截至目前,合肥恒信、龙口中宇、南通大地、浙江创格、烟台石川等国内柴油机产业链上的知名企业和德国克诺尔、瑞士泰科、韩国盛达等国际配套经销商共35家入园签约,涵盖了整机整车、新能源、发动机三大板块配套企业。其中南通大地是国内汽车线束行业骨干企业。
线束是汽车里面的重要配件。中国供应商复工延后,现代汽车库存耗尽,造成现代汽车曾暂停所有在韩生产线。疫情造成的“断链”问题将促使企业重新考量产业布局,这时产业链集群的优势价值凸显。
在省市两级政府支持下,潍柴举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总投资70亿元的氢燃料制造基地项目成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去年,山东重工完成了对中国重汽的战略重组。谭旭光在潍柴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说,未来中国重汽将会使用潍柴的发动机,特别是中国重汽全力发展的中卡和轻卡将全部使用潍柴动力发动机。今年潍柴在中国重汽的配套量将释放10万-20万台。
|